對于可能到來的稅制改革,各大跨境電商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其中除了紛紛表示一定會遵紀守法、符合要求之外,也有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
從表面來看,取消50元的免征限制難免使一些客戶流失,在價格差距并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消費者或許會放棄“海淘”。但是,在一些跨境電商看來,這其實與單筆交易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2000元一樣,是利好。唯品會物流公司副總經理武迪表示,這兩項規定可以使客單價提高,提高毛利率;其實中國中高端消費需求是很大的,而跨境電商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另有一些電商認為,新政對于“保稅倉”模式的影響較大,對于“直郵”和“平臺”型電商的影響并不大。“保稅倉”模式是指商家提前將一些能夠免稅的商品存放在保稅區,從而引導消費者購買相應貨品,制造“爆款”,再利用國內快遞低價、快速的優勢贏得市場。而在新政出臺后,由于取消了50元以下免征稅的規定,保稅區的優勢減小,人為制造的“爆款”可能也不復存在。一直做平臺的天貓國際總經理劉鵬表示,低門檻跨境電商的政策紅利即將結束,平臺型跨境電商在抵御政策波動風險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此外,專門為跨境電商制定的稅制也讓一些商家感受到國家對于行業的重視,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過去,跨境電商行業曾被一般貿易說成是一個基于偷稅漏稅的灰色產業,而跨境電商稅制新政的實施將引導行業‘由亂而治’,進入規范化、機制化、規模化的高速發展軌道,這是行業步入成熟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