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雖然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但亞馬遜最近的一些做法讓用戶覺得它有點不地道。近日,非營利機構ProPublica反映,亞馬遜在推薦商品時,總是會偏心眼,將真正的便宜商品雪藏,主推自營商品與付費店鋪的商品。
在過去的幾周內,ProPublica的記者追蹤了250件最近在亞馬遜上購買的商品,其目的是為了找出亞馬遜是如何在用戶搜索后為它們排名的。結果顯示,即使有更便宜的選擇,在75%的情況下亞馬遜還是會優先顯示自營商品與付費店鋪的商品,這不就是大家熟悉的競價排名嘛。
經過分析,他們發現這250件商品中,亞馬遜的推薦與最便宜商品的平均差價達到了7.88美元。
不過亞馬遜發言人對這項研究結果持否定態度,他認為亞馬遜的商品推薦排名還考慮到了運費的問題。
此外,亞馬遜辯稱自家的算法沒錯,發言人稱算法考慮的并不只是價格一個因素。“用戶愿意在亞馬遜購物,價格確實是重要因素,不過選擇廣、服務好、發貨快、物流強也是我們的吸引力。”
雖然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亞馬遜此舉無可厚非,但它確實有一定的欺騙嫌疑,如此排名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最近,零售巨頭沃爾瑪收購了Jet.com,準備向電商轉型,未來面對競爭,亞馬遜恐怕也會轉變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