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歐洲托運人協會聯合德魯里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托運人對船公司提供的服務不太滿意。
而近期馬士基COO S?ren Toft在接受shippingwatch的采訪時也承認,船公司的服務的確存在問題。
在不久前舉行的新加坡海事周上,多家公司向shippingwatch表示,托運人似乎已經習慣了亞歐航線上集裝箱船船期的延誤,他們都會為其出貨計劃添加幾天的緩沖期。
而根據SeaIntel公布的船期準班率報告,世界主要船公司的船期準班率正在變差,盡管提供更好的服務一直被視為聯盟成立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馬士基曾經是準班率表現最好的船公司,但在SeaIntel最新的報告中其準班率下降了10%,排名更是下跌到了第八名(2017年第一季度集裝箱班輪公司準班率下降10%,馬士基下降到第八名?。?/p>
Toft說到:“目前行業整體都存在服務方面的問題,而馬士基也對本身提供的服務感到不滿意。我認為這與近幾年行業不景氣,船公司不得不削減成本有關,這影響了船公司提供的服務。但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來改變這一點,否則將會有新的公司進入并奪取市場。”
Toft表示在以下的這些區域里,他看到了可以改進的空間:
“首先是必須符合客戶所希望獲取的服務,解決集裝箱在運輸途中所遇到的問題,這其中就包括集裝箱裝卸的問題。例如最近發生在上海港的塞港情況,還有西班牙的碼頭工人罷工也是一個挑戰,這波及到了整個供應鏈,某些港口碼頭在處理集裝箱船裝卸和讓它們按時運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他繼續描述了船公司提供廉價產品和客戶對高服務水平要求方面的平衡問題。
他表示像馬士基這樣的船公司可以很輕易的插入一段緩沖期,以確保有充足的船舶離港,并且隨時有船舶準備好填補可能出現的空白期,但這些都會導致價格升高。
德迅(Kuehne + Nagel)CEO Detlef Trefzger在近期表示了對航運業信息獲取方面服務的失望。
Toft也同意這一觀點,認為信息服務方面的確需要改進,船公司必須更好的告訴客戶貨物的運輸情況,例如集裝箱有無按時交付,或者是為了船舶船期不被延誤而取消了某個港口的掛靠。
Toft還指出要改善港口的處理能力,即港口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集裝箱船舶的裝卸作業。
在這方面馬士基也在通過與自己的港口公司APM Terminals更緊密的合作,來提升港口的工作效率。
更多航運資訊,請關注大森林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