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海淘等模式的加速發展,跨境電商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42.8%,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7.3%。如果說去年是跨境電商的元年,那么今年則應該是跨境電商冷靜下來思考的一年,各大電商巨頭開始了新的一輪探索與整頓。
今年10月25日,京東宣布與EMS速遞達成合作,雙方將在境外倉儲,小包裹跨境直郵等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合作,這一舉動無疑將為京東未來的跨境交易帶來巨大的利好,同時也為跨境電商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去了契機和靈感。確實,海外倉儲,即除本國地區的其他國家建立的海外倉庫,它的強大無疑將會給跨境電商發展帶去無限動力,促使其完成質變。
那么究竟該如何去理解海外倉儲與跨境電商之間的關系呢?據業界專業人士分析指出,如果說電商之間的價格戰是消費者能夠感知得到的臺上比拼,那么物流與倉儲的廝殺則是臺下真正的較量。做跨境電商,商家能不能實現貨通全球,物流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且相比較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國外消費者更注重物流配送環節的體驗感,強大海外倉儲的能力,才能以大宗運輸量來減低運輸成本,提高跨境電商的價格競爭力。同時基于大數據的海外倉儲能力,也能夠保證供應鏈的順暢運行,縮短消費者等待交貨的時間,提升履約能力。
但是,就目前關于海外倉儲建設的情況分析來看,部分國際快遞公司只是注意到了海外倉儲點的建設,但卻沒有顧及到該國家各個站點的網絡覆蓋問題。覆蓋率低造成了成本、時間的耗費,單以美國為例,一個由中國寄去芝加哥的快遞,由于芝加哥沒有倉儲點,只能先將快遞統一送往紐約,然后再轉發至芝加哥。
這其中憑空多出了紐約一個中轉點,前前后后又得耗費一些時間,并且還需要再支付一定的中轉費用,不僅拖延時間造成客戶的不滿,也耗費商家的經營成本,交易過程并不美好。故此專家表示在建立海外倉儲點的時候,同樣要注意網點覆蓋的問題,擴大覆蓋點,才能讓海外倉儲真正發揮其巨大優勢。
據了解,美國快遞作為一家最早開始做轉運的公司,憑借著從事物流工作十余年的經驗,早就開始涉足海外倉儲網絡建設,在美國20個以上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站點,并在10個以上的城市建立了集運中心,倉儲網絡遍布全美。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有從芝加哥本地寄出的快遞,客戶無需將貨物寄到紐約中轉,可以直接寄到芝加哥,省去了中轉費用,也節省了運輸的時間,使消費者能更快地收到包裹。
中國快遞網絡的興起就是以這種加盟和眾籌的模式建立每個城市的網點和網絡,形成全國范圍的覆蓋以至于到現在,快遞網絡的覆蓋率依然成為眾多快遞大佬們競爭的資源優勢之一,而且是一個重要的資源建設點,大多數有資本動作的快遞的資金首先就是拿來建網點。
美國快遞作為行業的元老,早已看到中國快遞模式發展的原型,正在將這種模式貫穿于美國,引進中國的某些先進模式,經過事實證明,目前這一模式是有用的,至少適應現在發展迅速的電商模式,我們期待這個經過十年磨礪的快遞能在這股強勁的跨境風潮中,成為跨國物流的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