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林全球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解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開始;
1999年,鄺國龍從UPS香港公司來到內地工作,他需要協助公司在廈門、深圳、東莞和中山建立新的辦事處。如果從1988年UPS進入中國算起,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點。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還在進行中,兩年后才能見到成果。但是中國外向型制造業強勁的發展勢頭推動著國際物流業的發展,市場早已比政策走得更遠。
如今UPS進入中國已經26年,鄺國龍已經成長為UPS中國區快件及航空運營副總裁。在國內物流行業蓬勃發展之時,讓我們看看國際物流行業著名公司之一的UPS是如何在新市場智慧經營的。
從溝通理念開始
1988年,來自美國的全球最大的包裹遞送公司UPS與中外運集團(以下簡稱中外運)簽訂代 理業務合作協議,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適逢改革開放十年,中國正在向制造業大國的路途前行,人口紅利所帶來的低成本制造的優勢吸引了許多歐美客商。
UPS推出的供應鏈規劃解決方案便是基于中國客戶對物流全方位服務的需求。從原材料或半成品開始,UPS會考慮通過怎樣的方式運到國外或引入國內可以達到成本最低,時效最快。成品發送時如何兼顧不同國外廠商的運輸方式、成本以及時間要求,幫助客戶優化供應鏈,將物流納入整體生產鏈的管理中。
此外,中國廠商也開始重視拓展海外市場。如果說一二十年前中國還是個制造大國,近幾年中國廠商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在這方面,UPS也能為客戶創造價值。九年前,北京的一個客戶起先接國外訂單生產女士首飾,當有了起步資金后,他開始做品牌,在歐美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銷售自行設計生產的產品,與國外買家直接交易。UPS最初只是幫助他完成國際貨運,控制成本,通過國際快遞服務建立起他的信譽,隨后UPS為其引入了一項增值服務,在快遞單上為他打產品廣告,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他拓展市場,這就是企業“與客戶一起成長”。加上UPS在美國有很多客戶是大型批發商、連鎖店和百貨公司,UPS還能為中國客戶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介紹買方,拓展產品銷售渠道。
在一些特殊產品物流領域,比如醫療保健物流領域,有些藥品對于運輸途中和倉儲時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十分敏感,需要通過特定的技術手段和設備保障運輸,確保橫跨太平洋的長途運輸也不會有差池。UPS擁有專為溫度敏感的藥品而設計的空運集裝箱,解決疫苗這類溫度敏感產品長途運輸的安全性問題。同時,UPS還采用多客戶設置的應用方式,一個醫療保健物流的倉庫可同時服務不同的客戶,幫助客戶分攤物流成本,此舉讓UPS具有成本管理的優勢。
這其實也是中國市場的客觀反應。隨著中國物流公司的崛起,基礎信息架構建設都已經跟上來,對時間的承諾也成為各快遞企業追趕的目標,下一步拼的應該是技術和服務升級。
UPS 在中國的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從1907年,美國19歲的青年Jim創立美國信使公司(UPS前身),UPS 投遞包裹的足跡已經延伸至全球 220 多個國家和地區。1988 年 UPS 初進中國時只有20 余人,如今已有6000余人。經過對員工的長期培養,UPS 已經建立起一支卓越的團隊,和愿意與 UPS 共同成長的客戶。在中國,UPS 經歷了如下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1988 年~ 2005 年
與中外運集團合資。此為起步期,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基礎操作平臺,維護客戶關系。
2005 年~ 2010 年
獨資。著重于團隊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對快件和普貨做服務整合。擴充物流團隊,員工大幅增加。其中 2008 年在上海設立轉運中心,2010 年在深圳建立亞太轉運中心,并于同年在合肥設立亞太區服務共享中心。
2010 年至今
市場持續拓展階段。隨著國家政策和經濟環境的改變,UPS 從沿海城市開始到內陸城市擴展,并且深挖醫療、高科技和零售等細分市場。2011年和2012年分別將航班延伸至成都、鄭州。2013 年 UPS 杭州醫療保健倉儲中心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