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亞馬遜3月1日起實施的分倉收取入庫配置費政策以來,市場正在經歷非常痛苦的適應期,無論是賣家,還是物流商,都祭出十八般“武藝”來應對困難。現在政策已經執行,我們來和大森林物流創始人一起,看看當前市場上fba頭程物流公司的操作效率,倉庫庫容,工作時長,運營風險,運營成本,貨量分布,市場格局都在發生什么變化?
政策執行后對賣家和物流商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對于賣家而言最大的影響是成本的上升,不想被分倉就得支付相應的入庫配置費或者采用平臺物流的優享服務。接受分倉貨物則可能會被拆成多票,人力成本跟運費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而對于物流商來說影響更加廣泛: 首先從國內入倉來看,入倉票數大量增加,但入庫效率卻在下降,從貨到倉庫開始卸車、核對貨物、測量材積、抽檢等時間變長,導致倉庫排隊卸貨時間加長。入倉后的貨物一般采用卡板按票放置,以前一個卡板上最高可以堆到2米,現在票數多了,所需要的卡板數就增多。而且因為貨物分開放置的要求,卡板上單票堆垛的貨物較少,占用倉庫容積也比較大,這就需要對倉庫不斷的擴容,如果庫容不夠就容易發生爆倉,一旦爆倉貨物流轉速度將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次從裝柜效率上來看,以往一個柜子最多裝20-30票貨物,一個工人一天平均可以裝6個柜子。現在新政之下,一個柜子需要裝80票以上,甚至上周一個柜子還出現了驚人的130票,找貨核對貨物的時間大幅增加。現在一個工人一天加班加點拼命裝,最多也只能裝3-4個柜子。除了工人裝柜外,操作需審核的文件也大大增加,如果貨物臨近截倉時間入庫,裝柜操作就會非常緊張,如果某個環節發生延誤了就可能產生趕不上船期的情況。 再次從報關清關方面來看,貨物體積小,票數多,品名復雜,容易引起當地海關的關注,如果發生查驗,因票數多,資料雜,會導致查驗成本及查驗時間的增加。 最后從海外倉的維度來看,為了降低海外倉的分撥壓力,物流公司會急切新增美國各地區的集貨倉,這對物流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管理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業務拓展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從后端的拆柜派送來看,以前海外倉卸一個柜子需要2小時,現在則需要3-4個小時才能卸完,而且貨物裝柜越復雜,異常成本就越高,對拆柜效率、派送效率影響就越大。 政策實施以來對貨量派送的分布有哪些變化嗎? 以往發往美國的貨物美西向的貨量占比較大,政策實施后,我們發現貨量的發布情況有所改變,原本集中在美西的貨量有所減少,而美中和美東的貨量則相應增多。 分倉政策實施以來,貨量及訂單量產生了什么變化? 以大森林為例,分倉政策實施后,貨量出現了微漲的趨勢。可能是因為在2月份節后復工調整及對即將到來的政策變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部分賣家選擇暫停或減少了出貨量。但隨著3月份的到來,客戶開始積極備貨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貨量有所回升。 此外,分倉政策本身也促進了貨量的分散,客戶的發貨更趨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貨物票數的增加,3月份從訂單數來看大森林增長60%-80%。 訂單量短時間的劇增給物流公司帶來不小的壓力,大森林如何迎接這個挑戰? 新政實施的增加了物流操作的復雜性,導致出錯率和延誤率有所上升,當面臨這個巨大壓力時,這就要求物流公司具備更高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更加精細化地管理貨件的能力,同時,需要對物流公司的軟硬件有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加大企業投入,提高機器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擴充倉庫場地,并增補人員等。而這些成本的增加往往短時間內無法完全由利潤來支撐,使得物流公司的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 物流商加大成本投入,市場競價環境是否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呢? 是有一定影響的。以往,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物流市場價格競爭激烈。隨著新政執行發生的改變,各物流公司成本的大幅增加,市場出現理性報價趨勢,價格競爭逐漸轉向服務及品牌競爭。 如何解決小貨操作成本和異常成本的問題呢? 目前市場上開始出現一種新模式,多家物流公司共享小貨渠道,小貨拼著一起走的同行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