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跨境侵權的糾紛也日漸增多。
一方面由于部分賣家對于目的國的經貿法規不熟悉,另一方面搶注商標侵權獲利的行為頻繁發生,導致許多賣家辛辛苦苦兩三年,因為侵權而一夜回到解放前。
為此小編專門整理了一些清關時,容易遇到的侵權問題,希望能幫助賣家朋友們少走一些彎路~
PART 01
「賣家容易侵權的行為有哪些?」
跨境電商容易遇到的侵權問題主要有三部分:著作侵權、商標侵權和專利侵權。
2021年,境外筋膜槍品牌公司H***RVOLT,起訴國內某品牌侵權。
海關查驗
2021年,一批運往美國的水杯,在清關時被美國海關發現杯帶上印的英文文字口號“NEVER GIVE UP”侵犯了境外某公司的商標。隨即,美國海關發出了貨物扣留通知書。
處理過程
大森林得知消息后,及時與客戶取得聯系。因“NEVER GIVE UP”不是商標,只是一句宣傳語或口號,且商品的品類不屬于商標注冊商品大類,賣家決定收集證據,繼續與美國海關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