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賣家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發現到一個新的物流名詞--逆向物流。不少粉絲私信小編來講講這個“逆向物流”是什么,對賣家們究竟有什么用?
“逆向物流”用專業的說法為:退運物流,是供應鏈下游向上游推進的運輸活動,在跨境電商中起到高效回收、妥善處理、循環利用等作用。
在我們跨境電商商務活動中比較頭痛的問題是產品的滯銷、買家退貨及店鋪風險等導致產生的大量庫存。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亞馬遜封店潮中,貨物因無法從國外回收,導致跨境電商沉沒成本損失超千億元。不僅如此,在我們日常的店鋪銷售中,不少商品退貨率很高,比如鞋服產品退貨率甚至高達30%。賣家碰到這類庫存問題,一般的處理方法是低價促銷、海外倉處理及產品銷毀等。
2022年5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部署進一步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舉措,其中包含“盡快出臺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政策”。隨后各地口岸先行先試推出便利措施,且在今年(2023年)1月30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的公告》;規定自本公告印發之日起1年內在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代碼(1210、9610、9710、9810)項下申報出口,且自出口之日起6個月內因滯銷、退貨原因原狀退運進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有了這些政策的持續扶持,在現階段運價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下,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不再寸步難行。
逆向物流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賣家A出口一批農業工具到美國亞馬遜倉庫,在銷售時發現部分配件需要更換,當地海外倉比較無法滿足維修需求,需要退回國內維修再原路返回。
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逆向物流,在大森林美國森倉拼箱后退回到國內保稅區,賣家A通過提交維修申請,工作人員進入保稅倉庫進行貨物維修加工,檢驗合格后再復出至原出口國。
這里逆向物流可以起到退回-維修-再出口的作用,手續簡單,操作方便。
賣家B在亞馬遜美國站銷售一批藍牙耳機,該店鋪在美國站銷量不是很好,庫存量又比較大,而賣家B在東南亞的獨立站店鋪銷量比較穩定,需要把這批貨物轉到東南亞進行二次銷售。
這時,大森林逆向物流可以幫助賣家把美國站的貨物運送到國內保稅倉,在保稅倉進行更換包裝后,可快速中轉到其他國家店鋪銷售。
這里逆向物流可以起到返回-加工-中轉第三國的作用,手續簡單,效率快。
賣家C比較倒霉,店鋪遭遇了經營風險,申訴無效后,店鋪中產生大量的庫存;而且商品總的價值比較高,賣家C想有沒辦法盡可能地降低損失,把出口的商品轉到國內銷售呢?
這時候可以考慮逆向物流的另外一項功能--產品退回轉內銷。貨物退回到國內保稅倉,完成理貨后,遞交申報資料完成進口清關轉內銷。
貨物返回具體操作流程如下圖:
逆向物流退回作用明顯,費用會不會貴呢?
以大森林為例,逆向物流費用分為三個部分:
1、海外倉部分,常見的為海外倉入倉及清點貨物的費用,費用較少;其它比如更換箱子,貼標,暫存等增值服務也費用透明,需要時才會使用。
2、海運回程費用,類似我們發貨的頭程費用,現在海運價格比較平穩,費用經濟。
3、保稅倉增值服務費,比如進出倉操作費,駐派工人管理費,超期存儲等有產生才發生的費用,費用普遍不高。另如賣家需要從保稅倉至中國境內,關稅則實報實銷
逆向物流是解決賣家海外庫存強有力的手段之一,賣家碰到庫存問題時可以綜合對比打折、銷毀、逆向(退回)這幾個方式的性價比,以盡量降低店鋪損失。當然目前市場上逆向物流還處于先行先試的階段,各項舉措實務也在摸索中成長,為此請賣家們多一點耐心,多一些包容,共同推動這個產品升級迭代!
看到這里如果您對逆向物流感興趣,可掃碼聯系下方專業的業務經理咨詢,最近逆向物流船期:美國洛杉磯倉截倉時間:4月7日,開船時間:4月15日,到達深圳鹽田港時間:5月12日。